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

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

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相对紧凑且效,主要由定子、转子和端盖等部件构成。
 
定子结构
定子铁心:通常由硅钢片叠压而成,以减少电动机运行时产生的铁耗。硅钢片具有良好的导磁性和电阻率,能效降低涡流损耗。
定子绕组:也称为电枢,由导线绕成并固定在定子铁心上,通常分为若干个相(如三相),以产生旋转磁场。绕组的形式多样,包括分布绕组、短距绕组等,以适应不同的电机性能需求。
机壳:作为永磁同步电机的外壳,通常由铸铁、铝合金等材料制成,用于保护电机内部部件。
 
转子结构
永磁体:由稀土永磁材料(如钕铁硼)制成,固定在转子上以产生磁场。永磁体的放置方式对电动机性能有很大影响,根据永磁体在转子上的位置不同,永磁同步电机可分为突出式(表面式)和内置式两种结构。
突出式转子:永磁体位于转子铁芯的外表面,结构简单,但产生的异步转矩较小,适用于启动要求不高的场合。
内置式转子:永磁体位于转子内部,启动性能好,绝大多数永磁同步电动机都采用这种结构。内置式转子磁路结构主要有径向式、切向式和混合式三种,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永磁体磁化方向与转子旋转方向关系的不同。
转子铁心:用于支撑永磁体并传递转矩,通常由钢板或硅钢片冲制后叠压而成。
转轴:连接转子与负载,传递旋运动和转矩。
 
其他部件
端盖:用于封闭电机两端,保护内部部件并支撑轴承。
轴承:支撑转子的部件,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种类型,确保转子能够平稳旋转。
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紧凑、效率高、功率密度大、噪音低,因此在工业、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