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泵使用注意事项

齿轮泵使用注意事项


齿轮泵依靠齿轮啮合输送流体,结构简单但对工况敏感,使用时需围绕 “防干磨、控介质、稳运行” 核心原则,规避磨损、泄漏等故障,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一、启动前:做好准备,避免干运转
灌满介质,排气排空:启动前须向泵腔及吸入管路灌满输送介质(如液压油、润滑油),打开排气阀排出空气,严禁干运转 —— 齿轮啮合处无介质润滑时,30 秒内即可因金属摩擦导致齿面烧蚀、轴承损坏。
检查安装与管路:确认泵与电机联轴器同心度(偏差≤0.1mm),避免偏心导致轴封泄漏;检查吸入管路密封性,绝漏气(漏气会导致吸空,引发流量不足、噪音增大);吸入高度需符合设计要求(一般≤3m,高粘度介质需更低),防止吸不上液。
 
二、运行中:监控参数,控制工况
严控介质条件:齿轮泵对介质清洁度、粘度敏感,需确保介质:
清洁度达标:加装 100-200 目吸入过滤器,定期清理滤渣,防止杂质进入泵腔划伤齿面、卡涩齿轮;
粘度适配:避免输送远超额定粘度的介质(如常温下粘度>1000cSt 时,会导致电机过载),低温时可预热介质降低粘度。
实时监测运行状态:
温度:用手触摸泵体,壳体温度≤70℃、轴承温度≤80℃,若温度骤升,需排查是否为介质粘度异常或轴承磨损;
压力:出口压力不得超过额定值(如低压齿轮泵≤2.5MPa),长期超压会导致泵体变形、轴封损坏,需通过出口溢流阀控制压力;
声音:正常运行应为均匀 “嗡嗡” 声,若出现 “刺耳噪音” 或 “撞击声”,需停机检查齿轮是否磨损、轴承是否松动。
 
三、停机与维护:延长寿命
停机时需先关闭出口阀门,再切断电机电源,防止介质倒流冲击齿轮;长期停机(超过 1 个月)需排空泵腔介质(腐蚀性介质需用清水冲洗),避免介质凝固或腐蚀部件;定期(每 3-6 个月)更换轴承润滑脂(选用锂基润滑脂),检查轴封密封性,若发现泄漏需及时更换密封圈。